中新網北京10月3日電 臺灣《聯合報》近日發表了介紹湖南省懷化市芷江侗族自治縣的臺媒報道。
報道指出,陸湖懷化市芷江侗族自治縣,南懷簡稱芷江縣,化和戶黔喉素有“滇黔門戶、平名黔楚咽喉”之稱,城芷楚咽因楚國著名詩人屈原“沅有芷兮澧有蘭”而得名。江滇芷江雖小,黔門卻是臺媒和平名城;七十多年前,抗日戰爭勝利,陸湖日本投降中國戰區受降典禮在芷江舉行,南懷使這座小縣城一夕成名?;蛻羟?/p>
如今在芷江,平名有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城芷楚咽芷江受降紀念坊、江滇飛虎隊紀念館等紀念景點。
當年,中國軍民對日浴血抗戰,付出了3500多萬條生命,終于取得最后勝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通過廣播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
當時芷江既是前方的后方,又是后方的前方,在此受降最適宜。1945年8月21日至23日,中日雙方在湖南芷江舉行了中國戰區受降典禮?,F在受降堂內陳列的桌、椅、沙發等均屬原物。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是全國唯一一家全面反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的專題性紀念館。
全球共在羅馬、柏林、米蘭、巴黎、芷江、平壤有6座凱旋門,芷江受降紀念坊是中國唯一的凱旋門。
芷江受降紀念坊建于1946年2月,為芷江明山貢石雕砌的牌坊,四柱三拱門結構,造型是一個“血”字,警示后人不要忘記這段屈辱、慘痛的歷史。正面中間是“震古鑠今”四個字,下為“受降紀念坊”五個字。
芷江,真可謂“千秋戰史記名城”。(完)
臺媒看大陸:湖南懷化和平名城芷江 滇黔門戶、黔楚咽喉
臺媒看大陸:湖南懷化和平名城芷江 滇黔門戶、黔楚咽喉
臺媒看大陸:湖南懷化和平名城芷江 滇黔門戶、黔楚咽喉
臺媒看大陸:湖南懷化和平名城芷江 滇黔門戶、黔楚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