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9月30日電 (徐婧)30日,物上山水由中國園林博物館、中國沈陽故宮博物院聯合主辦的園林“物上山水”展在中國園林博物館開展。展覽通過戰國、博物百余漢、館推明、出展川清等時期文物和現代藝術品共計107件(套)展品,品詮多維度展現中國山水文化的釋山起源、發展、物上山水融合與傳承。中國國慶期間,園林中國園林博物館還將舉辦“生態家園 科普向未來”活動、博物百余“山居雅集”重陽節文化活動等,館推并推出多個主題展覽。出展川
107件展品解讀山水文化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本次“物上山水”展覽共展出展品107件(套),囊括了戰國、漢、明、清等不同時期多種類型的展品。展覽圍繞山水文化和山水精神展開,通過“山水·源”“山水·觀”“山水·融”“山水·承”四部分,多維度展現中國山水文化的起源、發展、融合與傳承。
山水是中國獨特的傳統文脈,也是中國人文化性格與審美情趣的典型意象。本次展覽通過“山水”在磚石、詩畫、器物與當代藝術品上的不同表現形式,為觀眾呈現出中國數千年來山水文化和山水精神的深厚內涵。其中不乏漢代的灰陶博山爐,清代的錢維城畫西湖名勝圖、西廂記四條屏、碧玉淺雕山水花卉小屏風等珍貴展品。此外,明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鑒藏家文徵明所作《墨筆泉石高閑圖軸》《墨筆樹石圖軸》,清代畫家王原祁的《設色山水圖二條屏》及石濤的《墨筆郊行圖軸》等真跡也悉數亮相。
圖為游客在中國園林博物館參觀“物上山水”展?!⌒戽?攝同時,展覽以多樣的展示手段,讓觀眾透過書畫、器物與古人對話,了解中國博大精深的山水文化,領悟中國山水觀中人與宇宙暢神懷想、天人合一的精神訴求。除精品文物外,在“山水·承”這一部分,還通過現代藝術品,傳達歷久彌新的山水觀念與山水精神。這之中,既有延續傳統水墨意境的畫作,也有用抽象手法表現自然律動的雕塑。
本次展覽由中國園林博物館、沈陽故宮博物院聯合主辦,北京市頤和園管理處、古陶文明博物館、北京古琴文化研究會協辦,展覽預計持續至今年十二月。
圖為“物上山水”展覽展出的展品?!⌒戽?攝國慶體驗活動溯源人與自然
中國園林博物館在館前區及大廳布置“揚帆啟航”“瓷上園林”兩組國慶主題花壇。其中,“揚帆啟航”以浪花中的一只帆船,展現不懼風浪的拼搏精神。風帆上繪制《千里江山圖》寓意以山水為帆,帆船承載著園林精神砥礪前行;“瓷上園林”主題花壇靈感來源于青花瓷上的瓷畫,瓷瓶為中式傳統瓷器樣式,繪制著古代人物畫。瓷盤繪制著青花山水,展現典雅的山水風景。此外,館內還布置有“樹非樹雨化生”與“山澗”兩組園藝小品,通過植物標本、山石盆景、園林器物等展現生態之美。
國慶假期,中國園林博物館將開展“生態家園 科普向未來”活動,觀眾不僅可以親身走進園博館一覽金秋園林美景,更可通過中國園林博物館自媒體平臺線上參與豐富的園林文化活動。
圖為中國園林博物館館前布置的主題花壇?!⌒戽?攝10月4日重陽節當天,園博館將在網絡平臺推出“山居雅集”重陽節文化活動,以茶自身的植物屬性及宋代點茶為文化主線,探訪文人雅集題材古畫意境,引導觀眾感知園林與點茶文化共通性,溯源園林中人與自然的關聯。此外,“昭昭文心——孟兆禎院士學術成就展”“錦色——傳統建筑彩畫技藝展”和“瓷韻”展三項精彩主題展覽也在國慶期間進行展出,中國園林博物館“園林小講師”金牌志愿團隊將作為文明游園小使者參與志愿服務。
中國園林博物館提示,根據北京市疫情防控要求,來館觀眾需出示72小時內核酸證明、配合做好體溫檢驗工作、科學佩戴口罩,在館內有序參觀。(完)
中國園林博物館推出“物上山水”展 百余件展品詮釋山川之美
中國園林博物館推出“物上山水”展 百余件展品詮釋山川之美
中國園林博物館推出“物上山水”展 百余件展品詮釋山川之美
中國園林博物館推出“物上山水”展 百余件展品詮釋山川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