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蔣子文
近日,鄱陽江西鄱陽湖南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發布《關于呵護鄱陽湖南磯濕地的湖南護區倡議書》,呼吁減少對越冬水鳥等野生動物和濕地生態系統的磯濕干擾。
鄱陽湖南磯濕地保護區位于鄱陽湖主湖區南部,地倡贛江北支、議不用無越保中支、人機南支三大支流匯入鄱陽湖主湖區沖積形成的干擾三角洲前緣,主要的鳥類保護對象是贛江-鄱陽湖交匯處獨特的河口濕地生態系統。
上述倡議書稱,不駕今年7月以來,車穿受持續高溫、鄱陽晴熱、湖南護區少雨等因素共同影響,磯濕鄱陽湖水位持續降低,地倡出現歷史罕見的議不用無越保干旱和極枯水位。湖區洲灘植被提前干枯,南荻、蘆葦極易發生火情。江西鄱陽湖南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野生動物棲息空間被大幅壓縮。
鄱陽湖南磯濕地保護區管理局提出了六項倡議:
一、自覺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在保護區文明游憩,愛護環境,不隨意丟棄物品。
二、不在自然保護區內捕撈、垂釣、放牧、狩獵。
三、文明觀鳥,不驅趕鳥類,不用無人機干擾鳥類及其他野生動物棲息覓食。
四、不駕駛車穿越保護區,以免破壞野生動物棲息生境。
五、不在野外用火,以免引發火情。
六、積極宣傳濕地的生態價值,積極參與自然保護。
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網站介紹,鄱陽湖南磯濕地是長江濕地保護網絡的首批成員、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飛區濕地網絡成員,2020年成為我國第64塊國際重要濕地。南磯濕地總面積333平方公里,處南昌、九江、上饒交界處,主要保護對象是贛江口-鄱陽湖復合濕地生態系統以及賴之生存的野生動物資源。
南磯濕地是極具科研、保護與觀賞價值的濕地生態系統,也是重要的濕地鳥類棲息地。南磯濕地鳥類種類多、數量大,共記錄到15目45科221種。其中,濕地鳥類共7目89種,占中國水鳥種類的35.6%。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有東方白鸛和青頭潛鴨等,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有鴻雁、白額雁、小天鵝、灰鶴、白琵鷺、白尾鷂、普通鵟等。
今年8月份以來,鄱陽湖受持續高溫少雨等因素影響,導致湖區水位下降迅速,提前進入極枯水期,湖區大面積沙灘、草洲裸露,長江江豚等水生動物及鳥類的棲息空間大幅縮減,生態環境較為脆弱。
據《江西日報》此前報道,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稱,針對今年鄱陽湖提前進入極枯水期的情況,保護區正積極開展生態補水,科學調控子湖水位,并進行沉水植物快繁技術研究。增加巡護監測的頻次和力度,及時跟蹤記錄抵達鄱陽湖的越冬候鳥種類和數量,確保候鳥平安越冬。
鄱陽湖南磯濕地倡議:不用無人機干擾鳥類,不駕車穿越保護區
鄱陽湖南磯濕地倡議:不用無人機干擾鳥類,不駕車穿越保護區
鄱陽湖南磯濕地倡議:不用無人機干擾鳥類,不駕車穿越保護區
鄱陽湖南磯濕地倡議:不用無人機干擾鳥類,不駕車穿越保護區